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记者朱波报道 7月17日,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,滨海新区区委常委、区委组织部部长宋哲作主题发布。宋哲表示,天津滨海新区始终将人才视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在“引育用留”全链条上持续创新突破,在体系构建、机制创新、生态优化等方面深耕细作,为加快建设新时代“四宜”美丽“滨城”注入强劲动力。
一是以赛聚才,筑强发展根基,构建全球引才网络。持续升级“智汇滨海”人才节品牌,打造“领军赛+创客赛+境外赛+揭榜赛”全链条引才模式,赛事网络覆盖30余个国家、近百座城市,吸引1.3万余名海内外人才参赛。通过“赛事引才—落地孵化—政策配套”的闭环机制,精准为凯莱英(002821)等龙头企业引进229名领军人才,获资金支持两亿元;带动487个项目落地,形成近90亿元注册资本的市场主体集群。
二是以改促活,畅通评价转化,激发人才创新动能。在全国率先试点“企业自主评才”,向4000余家创新主体下放人才认定权,引导飞腾、麒麟等企业打破“唯论文、唯帽子”桎梏,按市场贡献认定骨干人才;依托20个产业(人才)联盟,深度链接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与企业合作,推动专利成果在高端制造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链转化,形成“创新在高校、转化在新区”的良性循环。
三是以服提质,厚植发展沃土,营造一流人才生态。全面升级“滨城人才服务证”,会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自贸分行,为人才提供康养文旅、购车购房等服务千余项。目前,发放白金卡700余张,金卡5300张,银卡超15万张。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,我们推动服务证和《天津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》(2.0版)衔接,将27项国际资质纳入金卡服务范围。近日,某外贸公司高管凭借IPA(公共会计师协会)公共会计师资格证书,成功申领服务证“金卡”,成为该政策落地的典型案例。
宋哲指出,目前,滨海新区集聚领军人才1604人,海外人才超1.9万名,人才总量突破93.1万。下一步,我们将贯彻落实四个“善作善成”重要要求,以人才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更宽领域融入国家战略,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。将复制北京中关村政策,建设火炬科技成果产业化(京津冀)区域中心,形成“技术研发在京、应用转化在滨”模式。深化“通滨雄”“兴滨雄”人才合作增量提质,加强与北京怀柔科学城人才合作,在人才共引共育、平台共建共用、服务互认互通等方面构筑人才协同生态。
二是更深层次统筹“三新”“三量”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将以科技创新集聚人才,推动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挂牌运行,首批培养规模达到100人以上;以产业焕新汇聚人才,推动传统产业设备更新、数据赋能,实现“老树发新芽”、特色转型升级;以城市更新吸引人才,聚焦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衣食住行需求,强化人才公寓等住房保障,变“引凤来栖”为“引凤常栖”“鸾翔凤集”。
三是更高水平深化改革开放,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。将高质量编制新区人才发展“十五五”规划,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规划体系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改革,持续优化“鲲鹏计划升级版”,完善人才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措施,打造更具特色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。
滨海新区始终秉持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,将以更开放的姿态、更务实的举措,打造聚才、育才、用才的生态高地。今年将继续以“智汇滨海·领航未来”为主题举办人才节,领军赛突出10周年属性,创客赛增设长三角等地区赛,境外赛在新加坡、德国举办区域赛,揭榜赛发布引才引智双榜单,同时精心策划“礼·遇·滨·城”四大主题百余项特色活动,期待全球英才加盟滨城,共创美好新未来!
滨海新区副区长陈华荣、滨海高新区党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副主任陈进红等陪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实盘配资排行榜。
新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